行業(yè)動態(tài)
您當前的位置 : 首頁 > 新聞動態(tài)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根據生物安全基本原則,對豬場內外進行生物安全風險評估,是現代養(yǎng)豬經常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。豬場生物安全識別威脅養(yǎng)豬生產的一些風險因素,通過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加以控制,防止或阻斷病原體侵入、侵襲豬群,從而將生物安全風險降低,確保養(yǎng)豬生產的健康、穩(wěn)定。
豬場生物安全風險評估的主要內容:
1.豬場地理位置風險
沒有共用道路,共用溝渠等共用公共設施,豬場周邊沒有農田、草地、灌木以及樹林,周邊豬場沒有生產不穩(wěn)定情況。
2.圍墻風險
圍墻完整沒有漏洞;場外污水不能滲入豬場內;場外沒有大樹樹枝進入場內;
圍墻附近豬舍不得直接與圍墻外接觸(包括空氣流動),更不得利用圍墻作為圈舍的一部分。圍墻與豬舍之間至少保持6米以上的距離。
3.人員、車輛、物資進出風險
人員做到沐浴更衣?lián)Q鞋、物資密閉熏蒸或烘干或擦拭消毒、車輛清洗消毒烘干檢測等進出場程序完善,每次進出均有專人監(jiān)督,有檢查記錄,必須有準入制度。
4.規(guī)模風險
豬場生產布局屬于有序型,考慮現存欄豬的數量、類型、所屬規(guī)格,目前疑似病例的類型豬、有成熟的處理預案,充分考慮本場的銷售資源和行情趨勢。
5.水源風險
考慮豬場用水類型以及被污染的可能性,對豬只飲水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測,緊急情況下能立即啟動水消毒設施,從主管線到豬只飲水咀設有多重閥門及消毒措施。
6.飼料風險
當前飼料來源是否安全,飼料本身無污染、飼料包裝無污染、飼料車消毒措施、疑似病例階段進行換料預防。理想的狀態(tài)采用中轉料塔,隔墻打料。
7.豬場設計布局風險
隔離區(qū)、生活區(qū)、生產區(qū)獨立分開,嚴格執(zhí)行人員分級進出沐浴更衣?lián)Q鞋流程,每棟豬舍門口設有洗手消毒和腳浴消毒設施,生產線內定員定崗,行走工作路線無交叉風險,豬舍進風端統(tǒng)一,無吸入外界揚塵風險。
8.日常操作漏洞
豬群每天由熟練員工仔細觀察,員工能及時發(fā)現豬只異常。治療及免疫針具煮沸消毒嚴格,遵循一豬一針尖原則。
9.氣候風險
近期是否有風、雨、高溫、高濕等極端氣候出現、是否有揚塵或廢棄物、有無觀察下雨時場內排水是否暢通。有無豬舍被污染、是否知曉數量、與疑似病例有無相關性。針對高溫高濕天氣提高抗應激措施,高溫時場內給豬沖水。
特別注意:如果豬場選址存在重大缺陷,如豬場離交通干道、屠宰場、糞污處理廠、動物交易市場、集貿市場等過近,不推薦飼養(yǎng)。